在性別教育研究的領域中,提到抗拒(resistance)這個概念通常是在以下兩種脈絡中出現:一是批判教育學或女性主義教育學,探討學生或教師的抗拒;另一則是探討社會上權力弱勢者對抗壓迫的行動。首先,在教學的脈絡中,學生對於課堂上老師的言論或是探討的主題覺得疏離、事不關己,可能就會表現出抗拒的行為:包括被動、漠不關心、厭惡上課,甚至是表現出沈默、裝傻(playing dumb),或有遲到、早退、蹺課等行為(Shor,1992:217)。不論抗拒的表象為何,更重要的是要去探討其背後的原因,而這原因可能非關個人,而是攸關社會文化與權力政治。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相關研究中,不乏探討抗拒的實例,例如在性別課堂中如何巧妙教學,以避免引發學生對於性別反省或性別政治議題的抗拒;而在探討到父權支配等議題時,也有文獻指出,要留意的不只是男學生可能會有抗拒的表現,有些認同男性(maleidentified)的女學生抗拒更是激烈,不容忽視。而這種抗拒和社會既有的性別文化當然是息息相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