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為中國當代知名的小說家、散文家,亦是戲曲創作者。他在二十九歲時出版了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文革期間由他執筆的《沙家濱》成為八大革命樣板戲之一;六十歲那年,小說《受戒》榮獲1980年度《北京文學》獎,從此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次年的《大津記事》又榮獲1981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1981年度《北京文學》獎,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連台灣也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集。是什麼樣的驚人才情或養成背景,能讓一個從事現代文學創作的人,同時悠遊在傳統戲曲的創作領域,並造就出足以傳世之作,他的現代文學創作觀念對戲曲劇本又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以往對汪曾祺的諸多評論和研究議題,大都集中在他的小說美學和散文風格,鮮少關注他的戲曲創作,即使有,也只是在討論樣板戲時對《沙家濱》有所論述。誠然,汪曾祺做為文學家的成就與名氣超越劇作家,然而在他長年擔任北京京劇院的編劇職務上,卻也累積了不少優秀的劇作,因此,本文以《汪曾祺戲曲作品探究》為題,對《汪曾祺文集‧戲曲劇本卷》(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年9月)中收錄的七本戲曲作品加以探討,並歸納出汪曾祺創作的特色,以及其文學創作與戲曲創作的交互影響。希冀能彌補對汪曾祺作品研究的空缺,同時也在戲曲新編劇作的研究領域中開闢一畦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