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社會史的角度重新解讀金門冷戰史的書。在本書的序言,作者就饒富趣味地以金門在冷戰時期被賦予的兩種隱喻,點出過去研究者時常抱持的觀點:第一種隱喻將金門視為是自由世界向共產主義發動戰爭的前哨站,是亞洲的「西德」、中國的「奠邊府」;第二種看法則主張冷戰衝突過度強調了金門的重要意義,因而認為金門過去發生的各種衝突僅僅是一齣精緻的「中國戲曲」。然而,作者認為這兩種看法其實都試圖將冷戰時期的金門描繪成一個由不同國家領導人居中斡旋、涉及高層政治(high politics)的外交史,而忽略了冷戰時期的各種歷史事件對於地方社會的實質作用。因此,作者指出其研究取向便是嘗試在人群記憶和經驗的層次上,進一步探討宏觀的地緣政治衝突如何影響到金門人在不同冷戰時期的實際生活(Szonyi 2008: 2-3)。乍看之下,這樣的論點似乎僅是在過去金門外交史的研究基礎上嘗試帶入地方人群的觀點。然而,筆者認為它其實是延續了1980年代興起之華南學派的歷史關懷,那就是從傳統上被看作是帝國邊陲但貿易頻繁的華南地區,去重新理解國家政策如何影響中國地方社會的發展,以及地方人群是如何從邊緣(marginal)的角度去與真實或想像的政治中心產生連繫(參見劉志偉2003;蕭鳳霞2008)。因此,儘管擅長明清史的宋怡明教授(Szonyi 2002)這次將研究場景搬到冷戰時期的金門社會,上述的關懷仍在本書的不同部分中隱約地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