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份中文版的《讀者文摘》刊登了一篇以〈沒有嗅覺的人〉為題的文章,報導一位住於倫敦的年輕人(亞倫)在童年失去嗅覺及對嗅覺的相關記憶後,於進入成人時日常生活出現的狀況。文章並詳述他於手術恢復嗅覺後,如何重新進入嗅覺的世界。作者James Walton以風趣的口吻,列舉了一些有趣但又發人深省的例子:他描述亞倫在沒有嗅覺的情況下品嚐女友的廚藝時,因為只能辨識最濃的味道,都要添加大量的醬汁,而破壞了女友精心烹煮的好菜;當亞倫恢復嗅覺終於能夠辨識味道時,又如何驚訝於咖啡、燻肉等英國日常飲食的美妙,而發出由衷的讚嘆。亞倫重新認識嗅覺的新世界時說了一句恐怕只有這種失而復得的深刻經驗下才會發出的感慨:「我向來知道花朵和垃圾筒有氣味,卻沒有想到整個世界都有。」,重新進入這個充滿味道的世界,他需要學習、分類、辨識各種味道,分辨「雨後的氣味」、「二手書店的書香」,而至「正常」和「腐敗」的肉味。亞倫認為,恢復嗅覺的經歷,其實頗為複雜,聞到氣味是一回事,要能夠分門別類、辨識各種味道所傳遞的訊息是另一回事,他說這就像「在黑暗中整理檔案」,即使是「腳臭」之類公認令人討厭的「臭味」,他都需要重新學習(也就是,學習辨認此種氣味,並學會認定其為擾人的「臭味」)。未能清楚認識嗅覺的世界,常使亞倫感到迷惘,用他的話說:「就像身在國外,卻不會講該國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