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位於學制金字塔的頂端,對於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連;隨著社會的變化、全球化的浪潮、市場邏輯的壓力,世界各國多給予極大的關注,也因此展開一波波的改革。以台灣為例,受到政治民主化、人口結構變動、知識經濟化、學術自主化、競爭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政府自1990年代起一直將高等教育改革列入教育施政的重點。然而,社會對於政府持續的高等教育改革並沒有給予多少掌聲,反倒不時可見來自企業、學界、社會的諸多批評。身為教育研究者,面對政府長期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社會持續的批評,實在難以置身事外。吳清山(2006)發現,教育改革成效之所以無法獲得民眾肯定,與當前欠缺針對教育政策改革成效的實徵性研究結果有關;政府難以利用研究證據進一步修正或推動教改,民眾也無法因調查發現而改變對於教改的可能偏見。林明地(2009)也認為,從臺灣過去的教育改革經驗可見,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時嚴重缺乏依據,評估政策成效時多僅憑藉感覺與靈感,缺乏客觀資料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