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當代教育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後結構主義的教育研究
並列篇名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VIEW OF POSTSTRUCTURALISM
作者 蘇永明 (Yung-Ming Shu)
中文摘要
後現代是相對於現代主義(modernism),後結構是相對於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現代主義與結構主義對人的定位是居於相反的立場,現代主義可說是高舉人的主體性,以笛卡兒和康德的理性觀為代表,認為人的自我是透明的、有意識、自覺的。人的理性可以找到客觀真理,是意義的源頭,可以征服萬事萬物,這是一種人文主義(humanism)。在法國,沙特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存在先於本質」將這種主體性等同於個人的優先性。李維史陀(Lévi-Strauss)反對這種對人的主體觀,提出結構主義。結構主義認為人們所遵循的不是來自於理性的指令,而是像佛洛伊德的潛意識。但李維史陀的靈感是來自結構語言學,認為我們的說話(parole)是建基於不自知的語言系統(Langue),即事先即存在著語法和文法,這些是隱藏著的,而且是真正主導人的行為,包括各種文化現象如親屬關係。結構主義就是要去找出這些隱藏的結構,那也是一種系統,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人沒有甚麼主體性,人是受到這些結構所制約。羅蘭巴特因此說「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人不再是意義的源頭。
起訖頁 147-156
刊名 當代教育研究  
期數 201506 (23:2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評析自然美學的爭論及其在美育上的意涵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