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是相對於現代主義(modernism),後結構是相對於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現代主義與結構主義對人的定位是居於相反的立場,現代主義可說是高舉人的主體性,以笛卡兒和康德的理性觀為代表,認為人的自我是透明的、有意識、自覺的。人的理性可以找到客觀真理,是意義的源頭,可以征服萬事萬物,這是一種人文主義(humanism)。在法國,沙特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存在先於本質」將這種主體性等同於個人的優先性。李維史陀(Lévi-Strauss)反對這種對人的主體觀,提出結構主義。結構主義認為人們所遵循的不是來自於理性的指令,而是像佛洛伊德的潛意識。但李維史陀的靈感是來自結構語言學,認為我們的說話(parole)是建基於不自知的語言系統(Langue),即事先即存在著語法和文法,這些是隱藏著的,而且是真正主導人的行為,包括各種文化現象如親屬關係。結構主義就是要去找出這些隱藏的結構,那也是一種系統,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人沒有甚麼主體性,人是受到這些結構所制約。羅蘭巴特因此說「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人不再是意義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