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在臺灣,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為傳播登革熱之病媒蚊,它們同時也傳播黃熱病毒、屈公病毒、茲卡病毒,造成重大公衛議題。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生態特性,及傳播病毒能力,以提供精準資訊。本文利用MEDLINE Complete資料庫,搜尋「Aedes aegypti or Aedes albopictus」字串,進行文獻回顧。蚊蟲在臺灣南部夏季日夜溫差範圍(24-35°C)下,發育所需時間最短,成蟲壽命最長,短時間內族群數量急遽上升,造成蚊媒疾病發生風險增加。埃及斑蚊的分布侷限於臺灣部分縣市,但因嗜吸人血、偏好室內(70-80%)棲息、多人次吸血行為、高病毒傳播效率,是臺灣有埃及斑蚊分布地區的主要病媒蚊,進行防治時需同時兼顧戶內、戶外防治。白線斑蚊遍及全臺,偏好戶外(≥98%)活動、單人次吸血行為、低病毒傳播效率、高沃巴爾氏菌感染,是臺灣有埃及斑蚊分布地區次要病媒蚊,以及無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唯一的病媒蚊,可進行戶外防治。依據本篇文獻探討所得數據,推估一隻埃及斑蚊雌蚊一生,在最適狀況及周遭高密度族群下,30天內可傳播登革病毒84人,屈公病毒2,442人;白線斑蚊則可傳播登革病毒8人,屈公病毒32人。有感於埃及斑蚊的高傳播效率,應針對埃及斑蚊進行傳染病預防策略,降低密度,減少人與病毒接觸機會。白線斑蚊遍佈全臺,也具有傳播疾病能力,建議評估發生風險,高風險地區亦須執行預防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