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多次劃設了番界,並且以挑溝、築土牛的方式做為一目瞭然的地標,如乾隆25年(1760)閩浙總督楊廷璋的奏摺中即提到:彰化縣沿山番界車路、旱溝外,各有溪溝、水圳、山根為界;其無溪圳處,則挑溝、築土牛為界。淡水廳一帶,前僅於隘口立石;今酌依山傍溪,並挑溝、堆土牛分界。現今臺中市石岡區的土牛里,地名即來自於「土牛」界的設置,當地還留有全臺僅存的「土牛民番地界碑」,碑文具體描述了土牛和土牛溝應該具備的規格:「每土牛長二丈,底闊壹丈,高捌尺,頂闊陸尺,每溝長壹拾五丈,闊壹丈,深六尺」,這樣的土牛在當地一共堆有19座,土牛溝連起來長達將近1公里,標示著合法開墾範圍的邊界。在清代,「土牛」這個地名,意味著「禁止進入」的界線,理論上,這是一塊禁止開發的區域。然而,到了大正13年(1924),此地卻出現了一個四通八達的熱鬧小鎮,有至少三條鐵路經過,能夠穿越田園、橫跨溪流、深入山林,載著旅客及各式物產來來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