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屢傳不鮮,食安問題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與黑心食品相關的非法添加物層出不窮、更是令人心生恐懼。與此同時,毒理學成為食品安全領域中的顯學,消費者判斷食品是否安全,往往先看其有無毒性物質,會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然而,毒性物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令人聞之色變?毒理學上如何看待毒性物質?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答案端視不同觀點而有所改變,也就是看讀者要利用在哪一種毒理學角度來進行衡斷。毒理學是一門研究化學物質對生物體的毒性反應、嚴重程度、發生頻率及毒性作用機制的科學,也是對毒性作用進行定性與定量評價的科學。毒理學的分類相當複雜,針對不同的立場、看法以及用途,各自分成不同的領域,彼此之間雖有重疊的部份,但詳究起來仍各有無法取代的核心內容。按照毒理學聖經「Casarett & Doull's Toxicology: The Basic Science of Poisons」第八版的分類,毒理學被分成三大領域「描述毒理學、機轉毒理學及管制毒理學」,其中依照研究目的及所研究的化學物質特性與用途,毒理學可詳細區分為:「一般毒理學原理、毒性物質代謝、非器官專一性毒性、標的器官毒性、毒性物質效應、環境毒理學及應用毒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