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動產交易在全國各地炙手可熱,不動產價格履創新高,但仍有人趨之若鶩,街頭巷尾不論有無投資,幾乎人人都有自已的一套不動產投資心法,就在這樣的氛圍下,臺灣的房價在各方吹捧下居然成為世界第7高,在亞洲地區甚至高於東京,僅次於香港,雖然各方營建大老不斷的鼓吹營建是市場的火車頭,但在這荒謬的市場行情下,真正從中獲得利益的只有營建商和不斷追高房價的投資客,一般的民眾只能夠望屋興嘆,同時高房價在近年網路票選中成了10大民怨之首,而在這期間政府為導正市場回歸正常,推出各種抑制房價政策,例如信用管制、實價登錄或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即俗稱奢侈稅)及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即俗稱房地合一稅),從不動產投資資金取得乃至持有、交易的時間點課徵不同的稅捐,政府推出各種政策,希望從各種角度有效率達到控制市場過熱的態勢,當各種政策出爐後,對於不動產交易市場各有著程度大小不一的影響,然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正如那句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動產交易市場的各方人馬似乎又適應了政策,市場的價格仍在攀升,究竟目前抑制價的政策,為何對於市場的導正成效不如預期效果?而投資客又是以何對策因應政府?本篇將先以奢侈稅、房地合一稅等國稅政策進行相關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