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對生存於大自然的野生動物總是充滿好奇,而生物學家更是苦思各種方式來進行調查和研究,來瞭解並探究其行為習性的意義。除了透過望遠鏡苦苦觀察記錄外,更期望能有圖為證以釐清真相。以目前而言,研究者運用影像記錄裝置便是一種相當有效率的方式。影像紀錄或照相方式應用於生物觀察最早始於19世紀,最早一筆成功拍攝到野生動物影像紀錄為1863年在南非所獲得(O' Connell etal. 2011)。接著,攝影暨保育專家GeorgeShi ras自1890年開始運用拉線觸發(tripwires)裝置及閃光設備,讓相機可經由野生動物觸動拉線而引發相機快門進行拍攝,結果成功記錄到許多平時不易發現的野生動物(O' Connell et al. 2011)。然而,拉線觸發裝置及閃光設備廣泛使用後雖然獲得許多寶貴的野生動物資料,但也逐漸發現問題。首先是這樣的設備及其供電系統通常體積龐大,而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其次是用於產生閃光的鎂粉末,在使用上頗具危險性。此外,研究者也發現部分貓科動物會試圖避開拉線,因而降低了被拍攝的比例。因此,拉線觸發裝置閃光相機設備在20世紀中期便開始進行改良,包括改善電力供應來源、機體輕量化、改良閃光粉末材質等等。1959年,Oliver P. Pearson博士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他開始使用16釐米攝影機進行錄影,並開發了兩套觸發式照相設備系統。一套系統是在野生動物行經路徑設置以電線連接快門的踏板,當動物踩上踏板便可觸動快門拍照;另一套系統則是阻斷式暗紅光設備,也就是在路徑上設置橫向發射的紅外線光束,當動物經過時阻斷光束便可觸發相機。特別的是,這兩套系統都不再運用拉線觸發裝置。隨著相關技術持續進展,1994年開始使用微波動作(microwave motion)及被動式紅外線熱感應設備(passive infrared heat sensor)來感測動物並觸發相機。時至今日,被動式紅外線動作感應設備(passive infrared motion sensor)仍是紅外線自動攝錄系統的主流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