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種植作物與豢養牲畜,而此模式也在之後轉移到具有觀賞價值的生物。李白「黃山胡公求白鷴」一詩中便提及白鷴被飼養以做為觀賞用;歐陽脩「畫眉鳥」一詩中也述及畫眉在當時已被豢養的事實。在15、16世紀的大航海時期,歐洲人開始往世界各地拓展,同時也採集了許多各地的珍禽異獸做為標本,這些標本可能做為裝飾或收藏用。不論是豢養或是標本製作,對於生物的欣賞都是將牠們從野外拿到自己眼前。雖然《詩經》中邶風雄雉章中:「雄雉于飛,泄泄其羽,雄雉于飛,上下其音」道出中國詩人早從周朝便開始在野外直接觀察與欣賞鳥類,但直到19世紀這樣的活動仍屬於詩人或王公貴族的雅興,而未能普及至大眾。到了20世紀末,由於保育意識高漲,生態旅遊成為一般民眾新興的戶外活動型態之一,加上資訊傳播日益發達,各種知識的取得也更加容易,這些都對非破壞性的野外觀察活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