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森林是由公園、校園、行道樹綠帶等場域內的群聚樹木組成,設置目的往往以提升都市環境品質與提供視覺景觀為主。在保育生物學上,都市森林提供了都市生態系中重要的生態廊道,成為鄰近森林內物種遷移或進駐的途徑。都市森林的樹幹直徑通常較小,樹木密度通常較低,僅在設置較早的公園、校園或發展較早的城市內可能會有較大的樹徑和密度,較有可能具有偏高的物種歧異度與生物多樣性。大臺北都會區以「臺北盆地」為中心,周圍由大屯火山群等群山環繞,東側與北側山系呈指狀延伸至盆地內,形成如虎空山(小觀音山)、芝山岩及圓山等孤立山頭。臺北盆地曾發生地層下陷、河川襲奪與海水倒灌,形成「古臺北湖」,由清朝郁永河筆下「裨海記遊」得知1697年時的臺北盆地為「…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隨著周邊河川的搬運與堆積,古臺北湖逐漸乾涸,形成河川蜿蜒其中的沼澤盆地,河畔散布的河港街區如擺接(今稱板橋)、艋舺(今稱萬華)、大稻埕(今迪化街一帶)及錫口(今稱松山)日漸發展,然而直到日治時期終止前,臺北盆地內絕大多數的地區仍遍布稻田、埤塘、沼澤。隨著都市發展與需求,臺北盆地逐漸從遍布「稻田、埤塘、沼澤」成為「公園、校園、行道樹」與高樓大廈並陳的都市森林。以臺北市為例,根據李培芬教授等於2008年所進行的「臺北市生物多樣性指標調查」成果顯示「隨著一百年來的都市開發,臺北的平原綠地消失了80%,其中近十年來減少了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