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深深體會,就我國國情而言,老人人權絕不是一個單獨的課題。老人人權是鑲嵌在傳統的人倫及社會關係網絡當中,牽涉到老人與他人之間相對的權利與義務。現代的老人平均年齡增加,健康狀況改善,甚至思想觀念也逐漸開放,迫切的希望能更投入社會,奉獻自己,與年輕一輩產生良好互動與溝通。面對這樣的老人,家人和社會大眾也要能相對調整,共同創造一個更和諧、更友善的老年社會,這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或是社會福利單位的責任,而是全體社會大眾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一個老人人權受到重視的社會,才能讓所有的人老得安心,活在當下。今年度是老人人權第五年的執行,研究工具使用八十九年修正過的版本,包含基本人權、參與、照護、自我實現、及尊嚴,總計29個指標。評分方式亦維持由1分(最差)到5分(最佳)的Likert量表,而及格分數是3分。在問卷對象方面,分別針對菁英組及社區老人組進行調查,總計發出菁英問卷255份,回收85份,回收率33%。社區老人問卷1513份,回收1062份,回收率70%。菁英組的老人人權總平均分數2.69分,比去年稍微進步,但社區老人組總平均3.20分,比去年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