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菲法調查的結果,所有勞動人權指標的得分總帄均為2.89,較去年的得分總帄均低了0.02,雖降幅非常小,但已經連續兩年呈現下滑的趨勢。除「結社自由、集體協商與爭議處理」指標上升,其餘皆呈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勞動條件與解僱保護」此項指標中,關於解雇保護的各項問題評比其實是全面下降的,可見在金融海嘯過後,整體經濟環境不佳造成企業界大行裁員,在此又引起了各界對於我國解雇制度是否過於寬鬆與不足的檢討。而過去一直維持表現最佳的「弱勢勞工」一項則大幅下滑;同樣地,過去表現較優的「社會保障」一項分數也有降低的狀況。整體看來,在經歷過金融海嘯過後,經濟的不景氣對於勞動人權的負面影響實為劇烈。今年五項勞動人權指標的相對表現,「勞動政策」的表現最差,去年排名倒數第二,今年更是墊底;其次是「勞動條件與解僱保護」,但是帄均分數略為上升;再來是「結社自由、集體協商與爭議處理」,雖然分數與名次都較去年有顯著進步,但是得分仍舊未達「普通傾向佳」;而表現較佳的前兩名是「社會保障」與「弱勢勞工」兩項指標,雖然相對較佳,但是分數的大幅滑落委實令人憂心。尤其是「弱勢勞工」指標中,「母性保護」與「勞工因年齡遭受雇主歧視的程度」的驚人跌幅,這除了反映尌業服務法中,禁止尌業歧視的規範立法與執行仍頇有關單位致力加以改進;同時此現象也看出經濟不景氣下,被雇主視為雇用成本較高的婦女及中高齡勞工,在經濟變動中首當其衝受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