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明心學的發展過程中,自從王龍溪與錢緒山爭論王陽明的四句教法之問題後,由二人理解之不同,便引生出了「四有」和「四無」之爭辯,對於此一問題,當代學者的觀點大多認為四無說的高妙理境確實在道德實踐上會予人以過於簡易的蕩越之感,但此只是個人修為的問題而已,是人病而非法病,而周海門與許敬菴的九諦九解之辯,在此一問題上有非常詳細的往來論辯,此亦可說是宋明理學發展至末期時一極有意義的論辯,因此,本文擬就「四有」和「四無」在本體與工夫的層面上,參考康德哲學關於如何認識道德法則的觀點做為理論參照系,冀能由此更為深入的釐清此一論辯的價值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