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在1988年編印《臺灣地區漢學資源選介》,列舉當時國內重要學術資源典藏機構,包括國史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近代史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2003年以後改隸更名為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國立中央圖書(1996年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3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法務部調查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年改隸國史館並更名為臺灣文獻館)。30年之間,十大典藏單位隨著數位化、資料開放以及政治變遷,對於學術界的影響力各有千秋。其中法務部調查局圖書室屬於行政機關,雖無專責閱覽服務單位,卻能影響學者的研究成果與史料引用,較為特殊。國家圖書館職司國家文獻典藏,2011年開始與法務部調查局建立學術資源合作關係,就該局典藏藝文類書籍進行數位化合作。2014年11月12日雙方簽署協議,就抗戰前後之出版品,特別是查禁書刊,包括民國初年文藝名家之著作,包括魯迅、茅盾、巴金、老舍、鄭振鐸、沈從文、郭沫若、王度盧、張恨水、吳祖光、李健吾、丁玲、蕭紅、冰心等,進行學術合作。另外,較為特殊的還有近百種戲劇及文學等類圖書來自於中國共產黨控制之區域與附隨出版機構,包括新華書店、冀魯豫書店、新四軍、邊區政府、文工團、各地工作隊等公開或內部出版之文獻、珍稀圖書,以上合計655冊。除了這些藝文資料外,法務部調查局尚有不少豐富典藏值得學者利用。為使各界能瞭解該局特種資料典藏薈萃,本文即以《選介》一文為基礎略述其大概,以饗海內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