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兩岸土地改革運動之產生,就歷史而言,是歷史的「必然」,蓋土地改革不管是國民黨的民生主義或中共之共產主義,均列為最高政策。50年代前,國民黨所以失敗退到台灣,主因之一是其農村土地政策失敗,失去占全國人口總數70%的農民支持。退到台灣後,在這塊陌生土地上要贏得大部分住民之支持,只有毅然推行土地改革運動,取得台灣農民信賴擁護,才能鞏固基本國力,以待爾後發展。毛澤東則是以「農民運動」起家,早期在其「根據地」時就陸續實施「減租減息」土地改革運動。1945年對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立刻訓令各解放區,把原先的「減租減息」晉級到打倒地主之「分田」運動。此「分田」運動消息傳遍全國後,農村中貧農、下中農就倒向共產黨,毛澤東更因獲得這些農民擁護,將個人及黨的勢力迅速擴大。建國後就延續擴大實施範圍,所以1950年代兩岸土地改革運動可說是歷史之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