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永續的觀念在育林和森林經營發展史上已有漫長的歲月。從中國歷史記載,較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如周文王說「山林非時,不升斤斧」,至管仲時代,孟子也說「斧斤以時入,林木不可勝用」,其時雖已倡導保育,但認識與實踐仍有一段落差(焦國模,2005)。至於其他古文明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因上游森林被破壞導致灌溉系統儘失,農業減產最後祇剩三分之一的產量(Harris et al., 2001),這可以說是歷史的見證,但祇能說是觀念性的記載而已。對於森林經營來說,1713年薩克森森林官員卡洛維茲(Hans Carl von Carlowitz)所著「造林經濟原理」可能是較早正式詳述「永續經營」的林業經典思想,彼謂持續性(Nachhaltigkeit),東方學者也有譯為保續收穫(Sustained Yield),包括三個基本條件即連續(Dauer)、持久(Stetigkeit)、和等量(Gleichmaß),此終於影響後世兩百多年的經營學理,也創新許多名詞,包括木材之保續收穫(Hartig於1759年所創)或生產永續、貨幣收入永續、蓄積量永續、淨現值永續、資本存量永續、多種服務功能的永續,以及擴大再生產的永續(共產國家所用)等不乏類似的名詞眾多不勝枚舉。姑不論上述名詞之林林總總,其本質不變,可大別為「靜態的永續性」與「動態的永續性」兩種類型,即1.依狀況(情境)的永續,是靜態的表達,即維持一定的面積大小、蓄積、資本等。2.依生產量或生產力活動的永續,是一種動態的表達,如林木生長量、生長率、林木品質變化、獲益率、附加價值、淨現值、功能結構改變或貢獻比以及多目標利用之改變等。截至目前為止,森林經營的確都包括「靜態」與「動態」兩者,不過以科技發展的趨勢言,現在似乎許多興趣於動態永續者,因為傳統的靜態永續在今日多元、多變社會型態中較難滿足多數人,故衝擊性較大。行政院2002年5月3日出版「挑戰2008年」,其為達到綠色矽島的核心價值,即標榜「以人為本,永續發展」開啟我國發展之重點,強調在經濟、人文、生活三面向上,打算扭轉過去經濟發展背離環境使其能將經濟、生活與環境結合(經建會,2002),而其中之大前提是永續發展與我們今天所要談的永續經營有什麼關係是值得去分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