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教育理論一直受到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的影響,不同的理論受到不同族群的擁護與支持,對於教育問題大都有不同的解讀與詮釋方式,即便是教育界常援引的認知發展論,也常建立在假設模擬的認知結構與經驗法則(王建雅、陳學志,2009;吳 椒、張宇樑,2008),缺乏有效的證據來解釋學習的發生,忽視大腦發展與環境互動的重要性。誠如Hart(1983)所言:「教育較少探討大腦中的突觸或神經傳導物質的化學成分,而且也不視大腦為學習的器官,如今我們已逐漸了解大腦的運作是自然的而「與腦相容(brain-compatible)」這個名稱似乎很適合作為教育規劃的基礎,以符合大腦的運作模式。」因此,教室中教師如何創造學習?適合大腦的學習方式又是甚麼?其教學樣貌為何?與傳統教學有何差異?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深究與探討。據此,本文先分析運動與學習間的關係,接著了解大腦是如何處理外在資訊以及適合大腦學習的方式是什麼,再以腦科學研究成果為基礎來發展體育教學指引,並嘗試設計以大腦為基礎的體育教學,開展體育教學的新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