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儒家政治思想視「不忍」(一種不能自已的情感)為良好政治(仁政)的起點,其目的在於保民(含救民、養民和教民),相應的辦法則是君主制度和以修身為要的精英政治2。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以近代西方為人類文明應有的走向,極力抨擊中國傳統君主專制的炮火,波及仁政的理念。他們仍然援引「不忍」一詞,但未必以儒家思想為脈絡3;仍然帶著類同不忍的關注,經常運用的卻已是「愛」或「人道主義」等等新的語詞。儒家的「不忍」政治說是否只能屬於過去,或者於今猶得在政治思想和實踐上扮演關鍵性角色?這一問題在理解儒家政治觀和梳理中國傳統的現代命運時,本有其重要地位。晚近出現的諸多現象──例如:中國大陸政學雙方重新肯定和詮釋儒家;西方學界關注道德在自由社會中的角色,探索「啟蒙運動」中對於道德感情 (moral sentiments) 的定位,解析同情(compassion) 在革命和政治中的角色,以及呼籲「以殘酷為首惡」等等4 ─更為探索不忍論述,增添了多重跨文化思考和政治理論建構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