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試圖提出不同於傳統論述台灣「經濟奇蹟」的談法,以對台灣五十年來工業發展提出另類的思考架構。科學工藝博物館在進行蒐藏及展演任務時,必須先從歷史脈絡的角度來瞭解一項科技文物的意義。在爬梳這項科技文物於其產業的歷史地位之前,需先瞭解整個工業發展的大環境變遷。為什麼先以時間而非直接以產業作為分類準則呢?如果我們直接以產業作為區分來研究某項科技的發展,則將有見樹不見林之憾。換句話說,若不先瞭解大環境的變動,將無法認知某一項科技發展的真正意義。例如,若我們直接研究運輸科技發展,選定汽車工業為個案,描述了汽車工業歷年的進展、產值、車型變化等,但若沒對照整個工業發展的大架構,則無法認知當眾多中小企業在海外市場大放異彩時,台灣汽車工業作為大資本企業,長年需高關稅保護的意義何在?另一方面,產業類別如此繁多,究竟應選定何者值得優先探討呢?這就得先確知台灣工業發展的歷程,標定各個年代各有哪些重要產業,再據以進行研究其興衰起伏。長久以來,台灣的經濟發展被冠上「經濟奇蹟」的稱號。有關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及樣態,不出幾種相關的論述,如強調政府英明的領導、高經濟成長率低失業率、國民所得快速成長、貿易順差持續累積、農工商業結構的變遷、貧富差距不大等等。然而,在這些「產值」、「外銷金額」等光明亮麗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許多應嚴肅對待的重要課題,例如環境污染、資源消耗、勞工人權、技術依賴等卻常常在「經濟奇蹟」的光環中悄然無踪。本文希望透過對傳統工業發展論述的反省,提出另類的思考架構,以重新看待台灣工業發展的歷程,進而思考台灣工業發展的結構性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