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學乃返樸歸根之學,道家之哲學理論,常以減法的方式消解掉生命中過多的沉痾與負累,讓生命重回靈活躍動的盎然生機。「返」與「歸」相對於馳騁、散佚、沉痾和負累,於作用上具有治療的意義和功能。調整過度的放逸和執著,重返無負無累的生命型態,是道家學問對人生之生命意義所做的貢獻和哲學啟發。道家哲學乃透過主體生命涵養虛極靜篤的工夫,充分實踐無的真實工夫,以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清虛自然之境,亦即無私無執之虛極靜篤之性中,成全萬物,讓萬物回歸天真本我的本來面目,與道冥合,得天清地寧之齊諧和一,真正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之境界。在複雜而必須面對的人間世,除安命任化的態度外,莊子教世人以心齋工夫虛而待物。虛極致無,無則能通、能化。能通則能達人心、通人氣,亦即能與天地萬物冥合,能與天地萬物合,自然能成全天地萬物之本真美好,透過成全萬物,自身修養亦達生生不息之至德,進而實現圓滿之真人生命人格。聖人應世之明,水止則能鑑,而水靜猶明,況聖人之心致虛極、守靜篤,故能虛己以應物,能跡而常冥,亦能跡無所跡而達於非跡非冥之襲明之境,此乃聖人滌除玄覽之功與復歸嬰兒之心所致。道家哲學的價值根源在於體道之沖虛玄德、在透過無有二門之妙用,解消、復返、致虛守靜,虛極待物、進而生生不息。這是道師法自然,以見素抱樸之原始本真至德,解消、治療過度人為心知造作執見的病根,是道家哲學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展現道家入世而淑世的哲人精神,絕非獨唱山林之外之孤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