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道德感之普遍性與動力性──謝勒與牟宗三的共識
作者 張子立
中文摘要
就道德情感而言,牟宗三反對康德將情感只限於感性層之論點,指出心可以上下其講,不能與實踐理性合一者是下講的氣性才性之情,若上提而為惻隱之心,則斷然是超越而普遍的悅理義之心,如此一來,不但情感有其先天的軌範,成為名符其實的道德感,在道德實踐上亦成為沛然莫之能禦的動力,與理性之法則成為主客觀合一者,道德行為於是順適而妥貼。正是在強調情感之普遍性與動力性這兩點上,謝勒(Max Scheler)與牟先生不謀而合。謝勒亦認為康德對情感的看法太狹隘,只允許理性的形式具有普遍性,對有內容之情感的實質先天性視而不見。情感並非都是快樂主義式的快感,情感中自有可克制情欲與衝動等自然傾向之層面,亦即那些與價值有關的價值感、偏好與愛。康德就是因為把一切感性活動都只視為缺乏意向性的苦樂等感受狀態,才忽略作為感知活動的先天價值感與偏好之存在。偏好揭顯的價值等級秩序又正是道德行為之基礎,道德價值正建立在偏好與實現較高的價值之中,亦即孟子所謂「所欲有甚於生」的存在決斷中,康德無視於此,才不能承認道德感作為道德行為的真正根據。由此可見,雖然謝勒與新儒家並非不存在歧見,以現有的共識做會通而相互截長補短仍是可行的。
起訖頁 51-62
關鍵詞 道德情感價值康德謝勒牟宗三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701 (379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道家思想與日本哲學的近代化──以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幾多郎為例
該期刊-下一篇 高雄學與高雄地理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