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成書年代晚於《周易》,其成編受《易經》思維的影響極深。一般所說的“醫易相通”,主要是指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的相通關係。《內經》基本上是借用了《易經》先進的哲學原理與思維模式,如陰陽觀、整體觀、變動觀、天人合一觀、象數方法等都是中國醫學的基本認識觀與思維方法。《周易》所闡述的陰陽變化規律,即是古代的對立統一思想,它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基本規律。對此一規律的認識,貫穿了中國醫學的全部認識過程。《素問‧金匱真言論》在描述人體五臟與五行、五方、五季、五體、五官、五味‥‥的聯屬對應關係時,也與《易》學中的天地之成數作了聯繫。其意就在說明《周易》中的理與數既能用以說明宇宙萬物,也能解釋人體自身及其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以下即對醫易思維方法略加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