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貴《旋風》與楊沫《青春之歌》,皆以成長小說的模式,描繪其主角歷經試煉後的覺悟,互指對方為中國之亂源,然而國民黨與共產黨卻又同時具有「救世主」的功能。只不過,勝利者與失利者,對於歷史過程的解釋不同,一個關注現在,一個寄望未來。關注現在的共產黨,將歷史視為進化的必然結果,是社會歷史結構決定了的;而寄望未來的國民黨,則將歷史視為物極必反的循環過程,有德有道的王師終將在日後北定中原。而小說中不斷被挪用的「女性」、「人民」等詞語,究竟是革命歷史中的崇高主體?或僅僅是黨國體制的虛偽樣版?且依舊是被「凝視」、被「他者化」的客體?這就使我們在解讀這類小說時必須更「後設」地面向這些問題;而原本,那即是如何將這類作品接引至當代,並與當今時空發生意義關連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