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玉器者多以古玉為主,因其形制與禮制密切相關,而古玉中又以「六瑞」、「六器」最為人所重視。其中,玉圭作為應用層面最廣的一種器物,其起源很早,沿用時間亦長,在古代文獻與金文中的記載所在多有。然而,歷代文獻資料對於玉圭形制的記述莫衷一是,因此對於「六瑞」的定名和用途,學者大多認為是《周禮》編撰者出於臆測而造成系統化和理想化的結果。此外,研究玉圭用制者大抵集中於周代制度的闡述,對於殷商可能體現的禮制,以及殷周用法的繼承與轉變,關注相對較為缺乏。「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若能考察玉圭由殷商過渡到兩周的形制或功能變化,對於歷史文化的內涵則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由於目前學界對於「圭」的形制來源存在若干歧見,連帶影響殷商文字的釋讀,因此本文的論述分為二部分:其一,是以考古墓葬資料為出發點,採取尖首圭的形制導源於玉戈的觀點,將甲骨文的「」字釋讀作「戈」。其次,是綜合考察殷商卜辭、西周金文、戰國竹簡與傳世文獻中有關玉圭的紀錄,以期呈現玉圭由殷商過渡到兩周的用法演變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