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侃的《論語義疏》,自清朝從日本回流至中國,早已成為了經學研究討論的熱點。作為僅存的南北朝時期、經學一統化之前的「義疏」,《論語義疏》已成為了解古代「疏」學的第一入口。《論語義疏》在詮釋的過程中是否體現了「疏不破注」的傳統學術原則?這個問題雖然已有一些學者進行討論,但數量不多,討論也還可更加廣泛和深入。「疏不破注」這一學術原則,是否在古代經典注疏中都被遵守,是很值得探討的。從文獻上看,「疏不破注」是一個後來學者預設的立場。這種立場是否具有普遍性?《論語義疏》給了我們一個早期經學的視域,結合《五經正義》和其他學者的研究,可以從對「疏不破注」的探討中探知古代經典詮釋史的演變情況。本文首先從古代經典的注釋題材談起,探討注和疏的由來,以及「疏不破注」一詞的來源與背後隱含的經典本義觀,藉助文獻分析其歷史語境和可靠性;然後以《論語集解》《論語義疏》的序和體例來看「疏不破注」之說是否可靠。本文之重點,則是以《論語義疏》第一至五篇為具體討論對象,通過對經、注、疏三者的爬梳,探討其中的思想同異。同時,結合前人的研究,加以佐證和說明。最後,既用直觀分析,又參考統計學方法,對《論語義疏》本身是否「疏不破注」得出以下結論:以絕對數而言,皇侃《論語義疏》破注的地方相當多。但是在比例上來看,其實並不算高。如果從作者的意圖來看,許多地方的破注並不是有意的,而是出於解釋時候的不小心。由此可見,「疏不破注」雖是一個後人預設的立場,但也是前代學者皇侃試圖牢牢遵守的。往根源處說,這種遵守又和古人的尊經觀念以及經典的本義觀密切相關。「疏不破注」或許確實存在,不是後人沒來由的杜撰。但需要謹慎的是,如今所能見的疏體的解經著作數量極少,而且必然會有許多不那麼「疏不破注」的作品被歷史淘汰。所以,對於古人是否能嚴格遵守「疏不破注」的原則,還是應該保持一種闕疑的態度。即便如《論語義疏》這樣的作品,在實際詮釋中,也會有「疏破注」的現象發生。所以可以合理地推測,事實上大概沒有哪一部疏、哪一個詮釋者能完全遵照這種理想化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