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一生默默無聞的奉獻在編輯及著作上;不求聞達,不思享樂。他在《文哲散記》的自序中說到:「做編輯的,一般說來,知識比較雜,不像著者對他所著的書稿做過專門研究。編輯對他所審讀的書稿,要尊重著者,還要提高自已審讀書稿的水平,參考有關的書籍。」他推許了劉向、劉歆父子做的就是編輯工作,而且是古代最大的編輯,同時也是當時第一流的學者。其中不難想像周先生對於身任編輯工作及業餘的著作亦或是想倣效古賢,為傳遞文學的種子,福及後人之使命感所致。他寫書的兩大特點:一是實事求是的精神,二是文章雖然旁徵博引,卻不深奧、通俗易懂。可貴的是,其學識淵博,卻從不以專家學者自居,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施恩不望報;尤其對於社會青年講解詩詞古文作法,論析專家學者大作,俾使進入學術領域之媒介。如此德高望重又虛懷若谷的學者,利用業餘時間耕耘了七百多萬字的文稿,佳惠了廣大的群眾;世人若從其治學的嚴謹與謙遜的人格,必能從身教重於言教作為處世的楷模,在社會中形塑起一股清流,此是筆者為文的一大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