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自北宋有刻本後,版本眾多,有官刻本,亦有坊刻本。明代刻書出版活動延襲宋代持續發展,並且出現大量插圖,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書商為提升市場買氣,而往往於書中附錄插圖。明代《山海經》圖主要分為胡文煥本、蔣應篇本兩種系統,目前所見王崇慶《山海經釋義》最早刻本原來無圖,至萬曆年間(1573—1620)後人重刻時才附加圖像,其主要摹刻自蔣應本卻不盡相同。王崇慶附圖本為何選擇以將應鑄繪圖本為摹本,且將應本與王崇慶本圖像編排、圖像內容又有何差異,乃本文所欲探討的問題。再者,筆者所見臺灣各版《山海經釋義》雖然皆題為明萬曆年間刻本,然而當中卻有圖上為文字與圖上有文字之差別,《吳曉鈴先生珍藏古版畫全編》甚至多了半頁(大禹治水圖》,此圖風格與他圖迥異。因而本文在比對與蔣本之差異後,將範圍縮小至各版本圖像之間的差異比對,並探討各版圖像風格及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