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絃古琴藝術的道家風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主題,也因為「老生常談」,才表示所談內容歷久彌新。本文從《老子》的「大音希聲」談起,銜接後來《莊子》「聽之以氣」、(《禮記》)「至樂無聲」、阮籍「無聲無味」、嵇康「聲無哀樂」、陶潛「絃外之音」、徐青山「清微澹遠」等有關音樂美學的進展理路,作一簡單的述說。並認定本來屬於道家思維發展路線的「清微澹遠」,卻被規範性強的儒家思維所援用至今。可以說,儒家規範性的琴藝發展已臻淋漓,再怎樣的努力,想要超越前輩琴人的(儒家)琴藝恐已不易。是以,筆者大膽從《谿山琴況》截出「靜逸澹遲」的道家琴學理念作一簡單的介紹,期許起拋磚引玉之效,以引發同志者對道家思維的琴藝能有上一層樓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