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PolyMuseum)自香港古董市場上收購了一件青銅器—□公盨。此器問世之後引起了中外學者廣泛的討論,之後李學勤、裘錫圭等諸位先生皆撰文進行考釋。其銘文大體是談「禹」的治水功績以及論「為政以德」的思想,全銘10行98字,史料價值頗高,對於研究上古思想文化有其價值所在。此器銘文大體可讀,但仍有幾處斷句尚存疑義,如本文所討論之「配鄉」句。諸多海內外學者對此句標點提出各式看法,然筆者以為諸家之說皆有可參之處,於是校對了甲骨至金文「配」、「鄉(饗)」二字的所有用例,以期能歸納出較為可行的斷句。本文將分四個階段討論:其一,針對「配鄉」句的諸家釋文綜述。其二,論「配」字於甲金文中的用例。其三,論「鄉」字於甲金文中的用例。其四,論甲金文中並無「配鄉」連用之情狀,故所得結論為:「配鄉」二字當作「(禹)廼自作配(天),鄉(饗)」也就是「配,饗」分離不可連用。全句可釋為:禹迺自許可配天命,眾臣遂納饗於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