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釵記》是元明以來四大南戲之首,描繪「義夫節婦」王十朋與錢玉蓮這對夫妻對愛情與婚約的堅貞,在戲曲史上曾廣為流傳,至今仍在各種地方戲中搬演不輟。現存《荊釵記》均是明改本,福建梨園戲《王十朋》劇情趨近濃縮的《荊釵記》,但曾金錚考證是現存本之外的明改本,係宋元舊篇的古本加以地方化移植改編,對《王十朋》的詮釋加入了泉州人對王十朋的特殊感情。早期南戲多書生負心婚變戲,經明人翻改,「負心漢」一躍而為「義夫」,《荊釵記》主角王十朋不忘恩、不妥協、不棄糟糠之妻的「義夫」形象塑造是南戲中非常特殊的「書生」類型,本文即以「義夫」為主題,據《六十種曲》本《荊釵記》及梨園戲師傅何淑敏口述《王十朋》劇本,分從二劇作者版本、人物塑造手法及義夫節婦之團圓結局,來比較探究王十朋的義夫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