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針對屈原形象的探討與爭論,主要集中在「士不遇」與「忠臣」的兩個主題上,以這兩個主題出發,則各別形成「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和為存國改俗而力諫諷君的「忠君死國」形象。在漢代,屈原形象所衍生的二重意義是並存的,但以「悲士不遇」為主流而呈現在文學表現上。但到了宋代,因為士大夫精神的突出,使得屈原的形象轉向「忠臣」的形象,也將屈原投江而死的自覺精神窄化為為君死國,而這一形象的呈顯,在宋代兩本楚辭學代表作──《楚辭補注》和《楚辭集注》中,表現得更為明顯。本文從洪興祖在《楚辭補注‧離騷》的注解詮釋中探討,洪興祖如何透過他自身的詮釋,將屈原由漢代「悲士不遇」的主流中,轉化為「忠君死國」的士大夫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