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級強地震、超高大海嘯、核幅射四逸,使得日本舉國陷于水深火熱的世紀浩劫之中。正如其首相菅直人所宣稱:日本正面對二次大戰以來最大的災難時刻。不過,世界各地於紛紛解囊相助之同時,都讚嘆日本人民之處變不亂。從思想的層次以言,這可說是「日本精神」的正面體現。在東亞之現代化過程中,日本不但是率先成功的典範,而且十分難能可貴地將傳統與現代糅合出一種獨特的日本精神。簡言之,這一種精神的特質見諸「愛美」、「整潔」、「遵守秩序」、「禮貌週全」等等。相比之下,於所謂「亞洲四小龍」之中,只有香港嘗孕育出一種「精神」。當年生活在作為英國之殖民地的香港人無疑表現出「重視實力」的勤勞精神:大部分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當跌倒時、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爬起來──不像在台灣可以有黨、有國來扶助。而且,還能充分表現「角色之同一性」(role identity),即都以工作上盡責為榮的「敬業精神」。當擔負的事情未能完善處理時,會首先自責而不諉過,繼而盡力去改正。可是,這種稱作「獅子山下」的精神已隨著九七回歸而煙消雲散了。所以,正如不少台灣人現只樂以「無能」來批罵政府,今天大多數香港人亦似滿足于責怪政府「窩囊」的同時、又希望「亞爺」打救之二世祖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