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十月出土的郭店儒簡讓孔孟之間「史文闕軼」的思想空白獲得了填補的可能,我們因而得以根據這批戰國時期楚國貴族所留下來的珍貴文獻來反觀孔子與古典儒家思想,並探討孟荀之前儒學早期分化的系譜。在這些亡佚了二千多年的儒家文獻中,〈性自命出〉是最有系統地探討心性論的一篇作品,圍繞著它的研究也成了十多年來出土文獻研究的重要焦點。本文將以〈性自命出〉為核心,探討戰國時期古典儒家以情性論為基礎所展開的禮樂文化哲學。禮樂之教是古典儒家認同的理想生活形式,考察〈性自命出〉與〈樂記〉等先秦文獻,我們可以發現,在儒學早期的發展階段,禮樂之教的人性論基礎是較接近於告荀而非思孟一系儒家思想的人性觀點。本文認為,〈性自命出〉的情性論代表了戰國時期儒學未分化為告荀或思孟學派前的重要人性論主張,而禮樂之教的人性論基礎則是情性論。在儒家的文化傳統中,禮樂作為人性實現其價值內涵的表現形式是不可或缺的,情性與禮樂的內在關聯也是探討古典儒家文化哲學一個重要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