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從社會生物學的角度重新來解釋儒家的人性論,從而為儒家人性論提供一個更寬廣的理解平臺。新達爾文主義現已逐漸成為學術的中心軸,本文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解讀以中國哲學為中心的人性論,這正是本文的獨特之所在。本文由兩部份構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儒家人性論的總體框架,為下面的討論打好基礎。儒家人性論最早可以追溯到殷末周初,孟子和荀子之後,又經歷了漢唐時代和宋明時代,一直到明清時期的劉宗周,王夫之,顏元以及戴震等等。由此看來,儒家人性論歷史悠久,代表人物輩出,由於無法一一涉及,本文將主要圍繞孟子的人性論展開論述,儒家人性論的其他部份只在必要時會提及。之所以要以孟子的人性論作為本文的跳板,是因為在談及與中國哲學的本性相關的研究時,一般都會首先想到孟子、荀子的性善說和性惡說,而其中的主流當然應數孟子的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