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經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經解、詮釋,意圖豁顯近十餘年來的道家型意義治療學的特點。再者,經由「存有三態論」的架構,指出由「存有的執定」而「存有的開顯」,上溯到「存有的根源」,並當下即由「存有的根源」而「存有的開顯」,落實到「存有的執定」,這是一往復循環的過程。蓋常者,恆也,久也,如其恆久不易,如其簡易而賅其變易也。清者,元神之明,通於日月,存乎天地,妙合於道也。靜者,本心之靈,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曲成萬物也。文分十節,第一節「述緣起」說意義治療學的引進啟發我原先儒道佛學習的嶄新發展。第二節「說梗概」申明合陽子馬炳文道長的體悟與拙論「存有三態論」的大略。第三節以後,則從經題以下,依文經解,並做詮釋。「解經題」以明其宗旨也。第四節「詮根源」,從「無形、無情、無名」起論「存有之道」的根源。第五節「明開顯」以「清濁、動靜、本末」闡述「存有之道開顯的動力」。第六節「論修養」依「元神、本心、欲望」三層論述存有之道落實的心性工夫。第七節「用工夫」從觀心、觀形、觀物三者闡發實踐的工夫。第八節「深契入」,旨在講明根源之契入與存在真實之對應。第九節「傳聖道」闡明得道是為了化裁眾生並述說道業傳承之關係。第十節「歸清靜」闡述修行之退墮之可能,以及一念歸根,復其清靜,即可如其真常。第十一節「總結語」說如常用功,清靜悟道,契入本源,此即道家型之意義治療,「我,歸返天地」,此亦即「道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