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傳布臺灣,始自明鄭東渡並創建漢人的政教傳統。當時不無有乘桴浮於海,行道斯土,新闢台灣為遺民世界的用意。但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垂示,係訴說行道理想挫而不絕的微言大義;而明鄭跨海渡臺,已從孔子的微言大義,成為硬生生面對的真實。臺灣儒學亦由此而啟之。清領之後,以臺灣隸屬福建,教官例以閩省儒者擔任,其仰賴外來師儒的歲月超過百年。清代修纂《續修臺灣縣志》的謝金鑾就曾感歎:「百餘年來,豈無學行卓絕,合經師、人師而為一者歟?惜乎!無有能傳者也。」描述了臺灣儒學處於邊緣位格,其發展長期緩慢之一斑。但是,清代臺灣儒學的邊緣位格,具有他者在地的弔詭性──雖始於被動他律和外來爍成,但渡臺仕儒仍體顯了儒學內發為己、主體能動、斯土實踐的在地價值。此一精神的傳承,使晚清臺灣在面臨近代西力衝擊時,猶能出現內部自發、因應創變的體踐儒學,並與當時推動變革創新的儒化官紳相呼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