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學術出版,長期以來由民間的私人出版社支撐,與歐美國家主要由大學出版社承擔的發展趨勢,有很大的不同。臺灣沒有像牛津、哈佛、劍橋、芝加哥等大學那樣能夠承擔學術出版重任的大學出版社。不懂箇中緣由的人(即便是專業出版人),經常把矛頭對準大學出版社,批判大學出版社不願承擔學術出版的責任。實際上,臺灣的大學出版社早期之所以在臺灣的學術出版領域缺席,有其在法律層面及其他大環境的不得已原因。臺灣的大學出版社,最早源於1960年代,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堪稱當時全臺灣唯二的大學出版社,而且辦得有聲有色,特別是輔仁大學的文史哲社科出版品,頗不足了那個戒嚴威權年代,臺灣社會對於此類出版品的閱讀需求。然而,不知曾幾何時,大學出版社悄悄地沒落了,內縮到以經營自家大學的教科書為主,少有新書出版(就算有,市面上也很難看得到)。在臺灣出版市場上,連一家足以發光發熱的大學出版社都沒有。學術出版的「任務」,反而是由一般商業出版社承擔,如聯經、三民、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