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倪志偉(Victor Nee)在美國社會學評論(ASR)發表了一篇題為〈市場轉型理論〉的文章,他可能沒料到,這篇文章後來會掀起一場美國社會學界的大辯論,而且一辯就是十年。1 當時爭辯的核心圍繞在一個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到底為何?整個九○年代,社會學者都在田野事實與統計數據中尋找靈感,企圖提供普遍的解釋「模式」。每個模式的出籠,都提供問題的部分解答,但是在答案的背後也留下充滿疑惑的迷團(puzzle)。撲朔迷離的真相,都在印證一件事:中國是個「國中之國」(the state of the state),地方制度的複雜多變,使得我們很難用一個簡單答案,來描繪中國市場化改革發展的複雜圖像(Baum and Shevchenko 1999)。毫無疑問,陳志柔的新書Transforming Rural China: How Local Institutions Shape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乃是緊隨著這場辯論下的成品,他巧妙地利用中國經濟發展「國中之國」的特色,以地方制度為出發點,並選擇「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為考察對象,跳脫經濟學的解釋局限,試圖為這場辯論提供不同於兩大陣營('market transition'與'local state corporatism')的思考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