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梭狀桿菌是成人最常見的院內感染腹瀉與抗生素相關腹瀉的致病菌。傳統上兒童一直不被視為是困難梭狀桿菌感染高風險族群,同時由於嬰兒常有無症狀帶菌的情形,因此困難梭狀桿菌在嬰幼兒致病的角色時有爭議。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困難梭狀桿菌相關疾病在兒科病患之盛行率與重要性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困難梭狀桿菌相關疾病通常發生於抗生素治療的過程中或停藥後一週內發生,最遲可在抗生素療程結束兩個月後。臨床症狀包括發燒、腹瀉、腸絞痛、偽腹性結腸炎,有時更演變為毒性巨結腸症、腸穿孔、敗血症等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兒童困難梭狀桿菌相關疾病的危險因子則包括包尿布、慢性疾病與抗生素使用等。診斷主要根據用藥史、臨床表現、影像學與實驗室檢查等。其中細胞毒性試驗是最為敏感的試驗。在治療方面,除了停用抗生素與給予支持性治療外,口服 metronidazole、vancomycin 以及 cholestyramine 均相當有效,此外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也在反覆發作的病人有一定輔助治療的角色。在預防方面,抗生素使用之控管、嚴格確實的洗手政策、接觸隔離、集中隔離均為必要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