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常見的出血性毒蛇為龜殼花及赤尾鮐,在全臺各地皆有其蹤跡,咬傷人的案例也最多。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龜殼花及赤尾鮐咬傷之流行病學、其抗蛇毒血清每年使用劑量、注射抗蛇毒血清後之副作用及預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本研究針對備有抗蛇毒血清之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共190家醫療院所中,於2008年臺灣地區遭毒蛇咬傷就醫案例進行問卷調查。經統計,被龜殼花咬傷病患有36例,被赤尾鮐咬傷病患有42例,合計78例。其中以51–60歲年齡層22例最多,占全體28%。被咬傷部位以咬傷四肢部份為主,其中上肢(含手掌)43例(55%)最多,其次為下肢(含腳掌)32例(41%)。74%的病患均可於被咬傷後1小時內就醫。被毒蛇咬傷病患共有43人(55%)住院,平均住院天數為3.98天。使用抗蛇毒血清共計282劑。在接受抗出血性蛇毒血清治療的病患中,以接受1劑的最多,共28位(36%)。接受劑量最多者為1位被龜殼花咬傷病患接受17劑。抗出血性蛇毒血清之副作用發生率為8%,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本研究顯示疾病管制署生產之抗出血性蛇毒血清治療安全性極佳,為被龜殼花及赤尾鮐毒蛇咬傷病患的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