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歌謠,是民間文學中的韻文作品,從題材中可發現庶民生活、思想情感與風俗民情的真實樣貌。連雅堂《臺灣通史‧風俗志》云:「臺灣之人,來自閩越,風俗既殊,歌謠亦異。閩曰『南詞』,泉人尚之;粵曰『粵謳』,以其近山,亦曰『山歌』。」由此可知,臺灣客家歌謠一般通稱為「山歌」。客家人居處的環境,無論是中國大陸原鄉或是臺灣,大多分佈於山間丘陵一帶,因此生活與山有著緊密相連之情。客家人又因戰亂而背井離鄉,長途遷徙,到了可謀生之地,即得從事重建家園的辛苦工作,從而形成節儉、刻苦、勤勞、團結的特性。在傳統客家社會中,禮教甚嚴,男女間必須保持嚴格界限,鮮有社交娛樂活動。唯有到了山間勞動時,才能透過山歌道出男女情愛、生活感懷、風土民情等。客家山歌為先民以口耳相傳方式,代代承襲而來。客家山歌以即興創作的七言四句為主,依其內容,可分為「情歌」、「儀式歌」、「勸誡歌」、「敘述歌」、「消遣歌」、「謎歌」、「雜歌」等七大類2,其中又以「情歌」最普遍,數量比例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