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對於「生命之歸復其自己」所作「存在體驗」式的解答,即:「慧根覺情」。然而,本在此「慧根覺情」之下,牟宗三先生又從怎樣的哲學思辨,或本於何種理由,而「歸宗儒學」呢?牟宗三先生說:「而直相對應此最初一步(慧根覺情)如如不著一點意思而展現的是儒,著了意由教論以限定那覺情而成為有定向意義之『悲』的是佛,順習而推出那覺情以自上帝處說『普遍之愛』的是耶。在這不能相應如如上,佛是『證如不證悲』,悲如判為二;耶是『證所不證能』,泯『能』而彰『所』。」(頁一五四)簡單來看,牟宗三先生的「歸宗儒家」就在於其判定儒學才是唯一能如如相應於慧根覺情。然而,牟宗三先生以怎樣的判準來認定儒家才是唯一能相應於「慧根覺情」呢?對其他的宗教或思想又是否完全沒有相應於「慧根覺情」的可能嗎?這兩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步驟來作解答:一,「慧根覺情」的特性;二,對佛、耶的判定;三,對儒家思想的肯認。(一)「慧根覺情」乃是不落於任何教相的共法從內容看「慧根覺情」,是亦慈亦悲亦仁亦愛;從形式看「慧根覺情」,即無即有即存有即活動即能即所。以下試分別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