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讓人嚮往、充滿美好想像的原因在於它往往是童年記憶的發生地,意味著這個階段的經歷與經驗是潔淨無瑕的。因此,對成人而言、在時間的淬洗下所謂的「原鄉」往往就成了一種精神寄託或是一則追尋夢土的寓言。如同邱珮瑄在《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中闡述了「原鄉」的意義,她說:「在文學創作上,原鄉主題可謂歷久彌新,這實究因於追尋原鄉是人類境況(human condition)的本能與宿命,因為相對於每一個時代處境的當下現況之不美好,必然會生發出對一個已然消逝或尚未出現的不存在烏托邦理想作追尋建構的需求。」由此可知對於原鄉的想像或渴求已然是形而上的滿足:因為回不去,所以在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懷疑)例如生活環境(空間)的變動、文化的傳承或斷裂等各個層面便是至為關鍵的呼應。但回到最初來看,當原鄉的一切仍是真實體驗、是生活進行式時,兒童如何意識到這可能發生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