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追逐日本科技連JUSE主辦的戴明獎,台灣飛利浦聘請暮木正夫教授(JUSE發起人之一)及岩田教授(JIT小野的弟子)擔任顧問。台灣飛利浦各個事業也都需要外部統計顧問的參與,筆者個人自西元1985年起擔任高雄建元公司IC廠品管顧問,筆者的老師劉漢容教授擔任PC廠品管顧問,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也有教授參與飛利浦竹北玻璃廠及中壢顯示器廠的指導,譬如黎正中教授。台灣飛利浦各個事業經歷五年積極推進全面品質經營,各層員工紮根學習及全面參與QCC圈活動及ID制度;工程師QIT諸多專案同時進行,成效犖犖大者,譬如「IC廠銲線機台人力大減案例」、「PC廠拆除輸送帶案例」、「中壢廠JIT生產不蓋庫房案例」。於1991年11月11日,推手羅益強先生在東京獲頒戴明實施獎(Deming Application Prize),他演說:「台灣飛利浦這五年的淬勵與修練,正是TQM全面品質管理的真實寫照。品質並非個人之事,乃是整個企業的責任,領導人的認知決定了組織的品質上限!企業要進步有未來,必須員工人人體認靠自己的力量站在自己腳上。」此後,台灣飛利浦加強「總裁診斷」的實施,每半年董事會在各個事業總部輪流辦理,總裁親臨製程現場掌握成果差異,重點放在達成過程以及團隊方法。經歷了另一個五年,台灣飛利浦各個事業奮力提升經營體質,將原本「外銷加工中心」角色成功轉換為「行銷、技術與製造全功能組織」。因此,復於1997年台灣飛利浦榮獲日本戴明獎大賞(JapanN-Pr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