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子豪(1912~1963),原名覃基,譜名天才。在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後的詩人中,與紀弦(1913~)、鍾鼎文(1914~2012)並稱為「詩壇三老」。覃氏在學生時代,接觸李金髮、穆木天等人的作品,以及外國如波特萊爾、魏爾倫、馬拉美等人詩作,因而吸收象徵主義寫作風格,習得創作方法,經自己不斷精進練習下,覃子豪遂成為台灣現代詩壇象徵主義代表第一人。覃子豪吸收西方象徵主義理論,又盡力去蕪存菁,修正象徵主義不足之處,他能認知到象徵主義在各國發展形式不同,必然與各自的民族情性、文學傳統與社會因素融合,原初的面貌必會變化。覃子豪藉由擔任文藝班函授主任一職,積極推動現代詩的紮根工作,並多次與紀弦、蘇雪林等人論戰,試圖廓清現代詩的內涵與本質,對臺灣現代詩壇極有貢獻。
唯因教科書編選及其他因素下,覃子豪作品及詩論曾一度失去在臺灣現代詩史的話語權,連帶使其提倡的象徵主義在臺灣較少人提到。近年來隨著1950年代臺灣文藝發展史相關論述重新受到重視討論,覃子豪詩論得以被諸多先進討論,但對於覃氏象徵主義詩論和詩作論述尚有不足,大多集中在覃子豪和紀弦的論戰過程。本文欲討論象徵主義在臺發展及覃子豪對象徵主義的態度與理解,並爬梳1950年代後期現代詩幾次論戰的內容,舉覃子豪在大陸時期與臺灣時期的詩作作例證,對覃子豪象徵主義詩論及詩作擬作一個全面性瞭解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