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在東西方學界,關於中國食物的研究已累積相當成果。就西方學界而言,張光直先生編著的《中國文化中的食物》(Food in Chinese Culture, 1977)一直是重要參考書籍,該書由不同學者撰寫中國不同朝代的飲食特徵;人類學家安德森(Eugene. N. Anderson)在《中國食物》(The Food of China, 1988)強調食物在中國歷代官方政策、宗教儀式和身體營養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批人類學者詹姆斯‧華生(James L. Watson)、吳燕和(Y. H. David Wu)、陳志明(Chee-Beng Tan)與張展鴻(C. H. Cheung)等,受到美國人類學者西尼‧敏茨(Sidney Mintz)討論糖在近代英國貿易與消費的重要性、以及學者古迪(JackGoody)對菜餚(cuisine)研究的影響,開始以「中國食物」作為研究課題,討論個人、消費主義與跨國文化,亦即地方化與全球化之間的互動關係。相較人類學家的積極投入,西方歷史學界對中國食物的研究一直未有創新成果。直到最近,終於有西方歷史學者揭示了研究的新方向,例如紐約大學(NYU)中國史學者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以文人食譜討論「中國食物」的品味在明清中國如何呈現,以及筆者要討論的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