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史研究在臺灣蓬勃發展,不過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過去以醫師為主體書寫的學科史,近年來吸引眾多歷史學者投入。相較於醫師寫史或回顧本科光榮或期待臨床突破, 1 歷史學者則致力於將疾病與醫療的相關活動納入社會文化的脈絡考察,希望藉由對身體知識、疾病觀念、本草藥物、治療技藝,以及醫護照顧者群體之分析,增進對特定歷史時空乃至整體人類經驗的認識。 1992 年夏天,一群抱持這種想法的學者和學生,組成了一個名為「疾病、醫療與文化」的讀書小組,定期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聚會。雖然參與者主要是歷史學出身的人,但座中常有滿懷熱誠的醫師出席討論並提供學科觀點。 2 儘管大家仍閱讀傳統中國的醫經藥典,探討的卻不限於一般稱為「內史」的醫理、症候、方藥、醫說等,而是配合這些典籍出現時代的各種文獻,考掘其中反映的身體觀、家族倫理、學術社群、政治作為、大眾心態,以及文化交流等課題,並以「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自況,或謙稱「另類醫療史」。 3 這群成員人數不多、相對年輕,涉獵時間也不算長,卻頻繁檢視自己的取徑與方法,或許是在評估可行性的同時,也藉以向學界說明此一新興領域的正當性。 |